八零中文网 > 恐怖酒馆我只养大凶之物 > 第93章 五路财神

第93章 五路财神

八零中文网 www.80zw.cc,最快更新恐怖酒馆我只养大凶之物 !

    听了我的话,黑哥忍不住问道。

    “五路财神?都是哪五路?”

    我给他们上了一堂科普课。

    “这五路财神,分别是中路财神王亥,东路财神比干,南路财神范蠡(lǐ),西路财神关公,北路财神赵公明。

    五路财神分管不同,比如中路财神主管六十岁以上老人的财运,六十岁以下的中青年人首选北路财神,西路财神关公既是武神又是财神,适合摆放在公司和商铺,供奉东路财神则能带来官运。”

    于封追问道。

    “那南路财神呢?”

    我笑着回答。

    “南路财神范蠡,在民间被称为商圣,适合刚刚起步奋斗的商人,我要给你刻的,就是南路财神神像!”

    范蠡,春秋时期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谋略家,他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,兴越灭吴。

    但在民间,最让人津津乐道的,是他的经商才能。

    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复国后,范蠡激流勇退,毅然辞官,他来到齐国的商业中心陶,自称“朱公”开始经商。

    范蠡非常有经商天赋,他在经商的过程中,总结出三点。

    第一点,“论其有余和不足,则知贵贱”,说的是供不应求则价高,供过于求则价低。

    第二点,“一贵一贱,极而复反”,说明商品的价格存在周期循环的特点。

    第三点,“贱取如珠玉,贵出如粪土”,指的是当商品降价时要如珠玉一样买进,当商品涨价时要如抛弃粪土一般尽快卖出。

    这些在今天看来人人皆知的道理,在两千年前,却是鲜为人知,靠着这精妙的经商理念,范蠡赚的盆满钵满。

    《史记》中记载,范蠡经商十九年,三次散尽家财,又三次重新发财,是当之无愧的“商圣”。

    听完我的讲解,于封兴奋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我正准备自己创业呢!范蠡很适合我!”

    他迫不及待的问我什么时候可以给他刻像,我说这事儿急不得,要等我做好准备。

    我首先要做的,是给于封找到合适扮神的鬼,我让于封用他的血在纸上写下自己的生辰,随后又用我的血写下“南路财神范蠡”六个字。

    这张纸被我叠成了纸鹤,可之前两次都有效果的寻鬼之法,今天忽然就不好用了。

    不管我如何用鬼匠秘法催动纸鹤,纸鹤都是飘在空中半天,然后径直掉落在地。

    胡眉疑惑的问我。

    “陈九,这纸鹤怎么不飞了?”

    我猜测道。

    “纸鹤寻鬼有范围限制,应该是附近没有适合假扮南路财神的鬼。”

    我没有其他办法,只能先让于封回家等消息。

    等于封走后,我陷入沉思,寻鬼秘术虽然好用,但有两个天然的限制。

    第一,寻鬼的范围有限。

    第二,纸鹤在空中飞,不能被人撞见,一旦被人拍下发到网上,会引发很大的风波,惹来麻烦。

    我需要找一个更方便,也更隐蔽的寻鬼方法。

    思来想去,我萌生出一个想法,阴行中与鬼打交道的阴人数不胜数,会不会有一个行当,专门卖鬼?

    这事儿我得找经验丰富的阴人打听,比如青爷。

    我找出上次见面时青爷留的电话,打了过去。

    电话接通后,听筒里传来青爷爽朗的声音。

    “陈九,找我什么事啊,该不会是催我给你快点找到鬼医吧?你放心,我正想办法联系呢!”

    我先向青爷问了好,然后问道。

    “青爷,您认不认识卖鬼的阴人?”

    青爷一点就透。

    “你要给人刻神像?”

    “对,我刚接下一单新生意,但手中没有合适的鬼。”

    青爷说道。

    “我有一个老伙计,做卖鬼的生意,不过他要价可不低,你得做好心理准备。”

    我说价格不是问题,只要合适就好。

    “那行,你来找我,我帮你引荐一下。”

    挂掉电话后,我让胡眉帮我买一盒点心,然后再去银行取一万块崭新的钞票,包起来藏在点心盒里。

    这是给青爷的感谢费,虽然青爷没有主动提,但人家帮我办事,总该表达点心意。

    一个小时后,我来到青爷的铺子。

    看到我手里提着礼物,青爷说道。

    “来就来吧,带什么东西。”

    我把礼物递了上去,青爷接过礼物,在手中掂量了一下,露出惊讶的表情。

    “陈九,你这点心,可真不便宜。”

    我笑着回应。

    “这是晚辈一点心意,您笑纳。”

    青爷把礼物收了起来,披上外套。

    “走,带你去见见我的老伙计。”

    我没有着急走,而是问道。

    “我第一次去见这位前辈,空着手不太好,青爷您这有什么合适的礼物,给我包上一件。”

    青爷愣了一下,随后感叹道。

    “你这小家伙,年纪不大,人情世故却是让你玩明白了!”

    他话锋一转。

    “不过我这老伙计不喜欢这一套,我带的礼物,她都会扔回来,咱俩儿空着手去就行。”

    青爷都这么说了,我自然不会强求。

    我跟着青爷出了门,青爷喊了辆出租。

    一上车,他就用地道的泉城话对司机师傅说。

    “老师儿,到王府池子。”

    一路上,青爷和司机师傅两人用方言聊起了家长里短,虽然泉城方言和普通话区别不算特别大,但我还是听的迷糊,我在想,自己要不要找个泉城老人学学方言,毕竟以后要在这座城市里扎根。

    出租车停在了泉城的老城区,我抢着付了车费,与青爷一起下了车。

    四周全都是老房子,还有一汪清澈的泉池。

    青爷向我介绍道。

    “这里原本是明英宗二儿子的王府,名叫德王府,后来清军入了泉城,把德王府的府邸改成了巡抚衙门,后院的池子流落到民间,当时的富人争相围着池子建了一片四合院。

    如今这些四合院大多都没人住了,我这老伙计不喜欢城市的喧嚣,花了一千多万买下其中一间。”

    我听后直咂舌,一千多万?可真有钱。

    或许是看出我的惊讶,青爷笑着说。

    “你那酒馆要是卖的话,也不便宜,你刚入阴行,还不清楚这行业有多么的暴利,前任鬼匠,在我年轻的时候,可是泉城有名的大富豪。”

    对于钱,我没什么执念,够用就行,否则以酒馆的装修,我完全可以把酒价定的更高一些,神像的生意也可以漫天要价,反正在泉城这地儿,找不出第二个鬼匠。

    青爷带着我来到一个四合院门前,一阵风从门缝中吹出,带着浓浓的煞气。

    煞气迎面,我忍不住的打了个冷颤,这煞气实在是太浓了,比我当初遇到荒山四鬼的乱坟岗上的煞气还要浓。

    在青爷敲门前,我询问道。

    “青爷,这位前辈我该怎么称呼?”

    青爷想了想。

    “你喊她的江湖诨号就行,鬼婆婆。”

    说完,青爷敲了敲门。

    咚!咚!咚!

    青爷只敲了三下,哪怕过去一分钟也没人来开门,他也没有继续敲。

    青爷无奈道。

    “这老婆子,也不知道在忙啥呢。”

    他从口袋里掏出一盒烟,问我。

    “抽吗?”

    我摆摆手,表示不会。

    青爷自顾的抽起了烟,一根烟刚抽完,门“嘎吱”一声,开了。

    然而开门的并不是什么老婆婆,而是一只面相恐怖的鬼。

    这只鬼只剩下半张脸,另外半张血肉模糊,嘴唇外翻,脸骨和牙齿清晰可见。

    这只鬼张开嘴巴,喉咙里发出“嗬嗬”的声音。

    青爷摆了摆手,示意鬼靠边站。

    “走吧!”

    我跟着青爷进了四合院,今天的太阳很明媚,可院子里却是非常的阴冷,甚至冷的有些刺骨。

    北方的四合院,门一般开在东南角或西北角,鬼婆婆的房子,门开在东南角,因此北房是正房,冬暖夏凉。

    相对的,南房日头少,阴气重,尤其不适合老年人住,可青爷却径直走向南房。

    他刚走到房门前,南房的门自己就打开了。

    我跟着青爷走进屋,南房进光本来就少,房里还拉着窗帘,非常的昏暗。

    屋子的最南边,有一套老式的桌椅,一个身材矮小,穿着红色绣花鞋的老太太,正倚在椅背上,手中拿着一个竹子做的水烟枪,大口大口的吸着。

    这种水烟枪我曾经见过,每吸一口,都会发出“咕噜咕噜”的声音,可老太太手中的水烟枪不一样,她每次吸气,水烟枪里发出的,都是凄惨的鬼叫声。

    “啊!”

    “啊!”

    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