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零中文网 > 从月亮飞来个苏东坡 > 第六章 厅中风云(上)

第六章 厅中风云(上)

八零中文网 www.80zw.cc,最快更新从月亮飞来个苏东坡 !

    苏东坡这才看清,正是白秋木。

    他单手执剑,表现的波澜不惊,似乎周围的雨水都在他面前停止了。

    许魏双手握刀,却是在被长剑带来的力量逼得险些向后跌倒。

    这把剑,让他感受到了对方实力的强大,他清楚认识到自己根本不是对手,于是赶紧收回长刀,并向后退了两步。

    “看来你留的后手似乎更强。”

    许魏拱手行礼。

    “我们后会有期!”

    转眼间,便消失在视野里。

    白木秋从出现到现在,始终保持着一个表情。

    “追吗?”

    “魏国人,不必了。”

    苏东坡觉得白秋木的出现,有些意外,又有些合理。

    “你怎么来了?”苏东坡还是忍不住问道。

    “议事厅人都到齐了,我来接你。”白秋木一脸平淡。

    苏东坡未急着接白秋木的话,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。

    “姑娘,你还好吧?”

    白秋木这才注意到躲在一旁的女子。

    这位女子很聪明,那些书籍不知什么已经回到了她的手里,她蜷缩在一个小棚子下面,保护着自己怀中的书,尽量不让它们被淋湿,而自己则像一只受伤的小兔子。

    女子未作答,显然是还没从刚刚的激烈战斗中回过神来。

    “你叫什么名字?怎么一个人在外面?”苏东坡小声而又温柔地问着。

    “我叫唐九。”她抬头望着苏东坡,只回答了他一半的问题。

    “那让我来猜一猜,你手中的书其实并不属于你,对吗?”苏东坡继续温柔地问道。

    唐九收紧双膝,埋头不做声。

    “这些书卷,应该是你父亲唐明从都察院取回的吧。”苏东坡一语点破,尝试打开话题。

    “你认识我父亲?”唐九疑惑抬头。

    “不光认识,他此刻正在我军营中,你不妨与我一起去寻他?”

    唐九轻轻摇了摇头,显然是不愿跟苏东坡走的。

    苏东坡起身,也许是早猜到了会这样。他望着白秋木,示意让他想点办法。

    白秋木则表示自己也束手无策。

    此时雨已经小了不少,棚顶的水顺着棚檐滴在地上,发出有节奏的声响。

    苏东坡继续转头看向唐九。

    “你手中大部分书卷记录的是我朝在临安城任职的数十位官吏的生平,其中包括他们丰功伟绩和……”苏东坡说到这里停顿一下,“他们向靖王萧誉和都城百官行贿记录!”

    听到这里,唐九抬起头,才发现苏东坡的头已经离自己很近,它们目光对视,而唐九对眼前这人充满了好奇。

    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,只是凭借街角偶遇的匆匆两眼,便把她的整个人都给看透了一样。

    “我想公子应该误会了,这些书籍只是普通市面就能买得到的。”唐九将怀中的书收的更紧了,“不管怎样,还是要多谢公子今日相救。”

    苏东坡知道她在撒谎,可即使是知道她怀中书籍的来历,也并未打算要夺之。

    “不必言谢,唐家对我有相助之恩,若日后姑娘……唐小姐,再遇困难之事,在下也当尽力而为。”

    说完又给白秋木使了个眼神,意思是暗中保护她。

    唐九点头行礼,抬头却见苏东坡早已走远。她今日初见此人,甚至还不知道他的名字,但此人对她却如此了解。若真非恶人,那也一定是非常向善之人,来日若再相遇,定要知晓他的名字。

    临安城,武卒军营。

    议事厅内人**杂,已经是吵的沸沸扬扬。突然被临时召集,上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是在攻取淮安三地后,所有人集结到此讨论战后诸多事宜,包括如何将“风花雪月”的生意和势力范围扩大。

    于是这些人猜想着,会不会又要迎来新一场战争?

    “近日北边魏国太子接手朝政,我朝诸多官人很是忌惮啊。”

    一位老者背靠座椅,若有所思。

    旁边的一小辈赶紧接话:“可不是嘛,我可是听说这魏国新帝打算收复淮安三地。”

    “呵,真是痴人说梦,他们能有那个实力?”又一青衫男子接过话,脸上所表现出的是无比的自信。

    老者见这位自信的小辈,先是欣慰一笑,却又有犹豫:“不可盲目自大,魏国国力目前尚且不在西凉之下,若要硬来,也终会两败俱伤。”

    于是乎,关于淮安三地之争的言语便在整个大厅内蔓延开来,仿佛是炸开了锅,所有人都需要一个人来主持大局。

    苏东坡轻轻推开门,厅内声音依然未作停歇,似乎没有人注意到有人进来了。

    苏东坡也未作任何反应,他继续一步一步向里走着。

    一股强大的气场扑面而来,所到之处,声音便戛然而止,直到他走到人群的另一头,整个房间都安静了。

    在场约有三十人,江湖人士、朝中大臣、军中将领……鱼龙混杂。

    虽说都有自己的份内工作,但他们此刻都听命于眼前这个人,他们的东坡将军。

    “唐明!”

    苏东坡开口第一句竟是喊了个人名,称呼中还带着些许怒意。

    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从苏东坡身上移开,转头看向另一个人,也就是苏东坡口中的“唐明”。

    “将军,老夫在。”唐明起身示意。

    “你可知你今日犯了什么错误?”

    唐明并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,但他不好的预感已经令他额头开始冒汗。

    “还请将军明说。”

    众人也是替唐明捏了一把汗。

    “你今日从都察院出来,可曾发现有人跟踪?”苏东坡索性也难得绕圈子。

    “这……恕老夫眼拙,身手也差,实在未有发现啊。”唐明委屈般道。

    苏东坡怒意明显又增加了几分。

    “既然知道自己身手差,出门办事就应该多选几名随从,即便是要秘密行事,也得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。”

    经苏东坡这一提醒,唐明才明白自己犯了什么错误,可在他看来,此事尚不算严重,将军为何如此生气?

    “老夫一定谨记将军教诲。”

    “取回的东西可有安全保存好?”

    “途中接到白帮主传来的召集令,便将东西都交于小女保管了。”

    苏东坡一声叹息,想继续教育下去,不过想想此刻白秋木应该已经安全送回唐九了,自己再这般说下去,也是浪费时间。

    “不知将军可有查明那跟踪唐大人之人的身份?”一位青衫男子起身问道。

    “此事已有人下去追查了,想来和天狼应该脱不了干系。”苏东坡答。

    听到苏东坡口中的天狼,青衫男子马上坐回位置,默不作声。

    “诸位,想来大家也都知道上一次我们聚集至此所为何事,今日再次召集前来,可以告诉大家的是,事情远比上次更严重。”

    气氛因为苏东坡的认真,变得凝重起来。

    “想必诸位多少也听说了昨日再临安城内被刺杀的二十一人,在场可有人查清楚了他们的底细?”

    顿时大厅哗然,有人知晓一二,有人未闻惊骇。

    “临安城一向治安管理非常严苛,何人如此凶恶,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刺杀二十余人?”

    “想必肯定是团伙所为。”

    “听说容大人一直在追查,恐这幕后之人在临安城必有一手遮天的能力。”

    “你是说容大人已经介入此事?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众说纷纭,却没人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。

    苏东坡清了清嗓子:“我想知道这到底是何人所为!”

    此时有人站立起来:“将军,此事恐过于复杂,如果我们插手这件事,怕是日后会树立不少仇家啊。”

    他不建议苏东坡调查此事。

    也行是苏东坡表达的不够到位,他没有想到此时还有站在对立思考的人,不过要一时间直接使他们步入正题,总会有异议。

    这事需要有个契机,可以向众人开个完美的端头。

    可能是苏东坡进门时直接长驱直入而忘了关门,此刻门口站着一位双手抱剑的人,他背靠门边,只是在用耳听着厅里各种争吵,却未正眼瞟过厅里一眼。

    此人正是白秋木。他办事效率总是比常人要更快。

    “张大人!”

    厅内瞬间安静,所有人闻声后才注意到门口不知何时多了一个人。

    而白秋木口中的张大人正是刚刚对苏东坡提出异议的人。

    所有人目光聚焦在白秋木身上,而他仍并未面向众人。

    “白帮主。”张柯进回应白秋木。

    “你身为晋朝大行令,一定有听过沧海楼这个组织吧。”

    话音落完,白秋木终于目光转向众人,准确的说,他望向的只有一人,正是他口中的张大人。

    白秋木带来的强大气场惊住了在场的每一个人,更不要说这位张大人,面对白秋木的质问,他还需担心此刻苏东坡对他的注视。

    “你若知晓,便向大家一一道来。”

    苏东坡很明显语气温和了不少,因为他知道让白秋木来做这个开端会更有用。

    张柯进向苏东坡简单行礼,表示听从吩咐。

    “沧海楼是魏国的一个江湖组织,起源时间比较早,只是我手上暂时没有资料可以确定他们的头目是谁,以及是如何发展起来的。”

    众人都在认真听着,他们中大多数人从未去过魏国,对这个国度的事情知之甚少,所以此时张柯进的每一句话,可能会对分析之后的问题,显得尤为重要。

    张柯进接着道:“这个沧海楼虽为江湖组织,但他所行之事几乎都是在为魏国政客效力,政客出钱,他们负责杀人越货。江湖出身,却已经蔓延进朝堂,加之又属他国,所以要调查这个组织,实属艰难。”

    苏东坡忽然想到什么,向张柯进问道:“沧海楼有一人名叫许魏,张大人可对其知晓一二?”

    张柯进双手作辑:“未曾听闻此人。”

    似乎这个组织完全身在黑暗中,自己对它了解的实在是太少了,这一层层的迷雾,该如何去探清?

    “将军!”

    门外突然一声称呼,打断了所有人的思考,众人皆望去,白秋木也转头。